老师,你有时间读书吗?丨头条
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,他是否有时间读书,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读书。教师的阅读,更是一种职业的需要。
谈这个话题,感到是在与自己过不去。
因为,一个人是否有时间读书,应是个人私事,似乎与别人关系不太大。但再一想,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,他是否有时间读书,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读书。教师的阅读,更是一种职业的需要。
于是,就有了聊聊这个话题的理由。
教师读书现状堪忧?
今年开始,我只要有机会与校长教师们讲座、交流,开讲前一般会通过“问卷网”进行现场调查。
基于教师读书现状堪忧这一事实,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:“你认为制约教师读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”经不同地域近二十学校上千名教师的调查,答案高度一致:“没有时间读”位居首位,其次是“没有良好的读书环境”。
其实,教书人不读书、没时间读书早已司空见惯,这样的调查结果无非是多个数据来验证。不禁想到几天前听到的一件事情。
成都青羊区的吴天飞老师,是一名很有学养的小学数学教研员,今年8月初,苏州半书房组织了校长教师初拾消夏越读会,吴老师是小学数学越读会的伴读嘉宾。为了让小学数学教师能共读最合适的书,吴老师精选出了《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》等5本。通过三天共读,参加越读会的老师都觉得这5本书有阶梯、有专业深度,对一线很有价值。
2018年8月1-3日,苏州小学数学越读会共读活动
这次,面对十多位教师,吴老师把这5本书好好介绍了一番。没等他说完,就有好几位迫不及待地表示马上下单,接下来好好研读。正在一旁的校长看了也激动起来,当场允诺书籍由学校统一购买后赠送给老师。
吴老师问,你们打算用什么时间来读这几本书?好几位老师说,利用周日时间。工作日没有时间读吗?吴老师问。老师一个个露出苦笑的神情,纷纷表示上班时间忙于备课、批作业、应付各种事务,哪有时间读书?
看来,教师读书,不是不想,而是没有时间。真是这样吗?
读书需要外在压力“迫动”
如今的学校,静心读书与浮躁教育已经不太“兼容”。教育应试化、行政化、功利化严重,层出不穷的检查、考核、评比、竞赛、展示让校长教师疲于奔命。教师这个最应该阅读的职业群体,放弃阅读已成为普遍现象。坐下来安静读一天书的经历,已是遥远的记忆。
这是外部“大环境”这一方面。而是否钟爱阅读,是否有读书时间,关键源自教师自己。
一般来说,人做事的基本动力源有三个方面:一是外在压力“迫动”,因“避害”而不得不做;二是情感体验“触动”,出于情感触发自发行为;三是价值追求“能动”,基于理性价值判断的主观行动。几种动力源或相互交融,相互转化。
关于“动力源”的“五动”方略图
如果做某件事情“没有时间”,往往就是以上基本动力源一并缺乏之故。教师读书自然也是如此。
从外在压力“迫动”来说,如今很多校长忙于学校杂务,因疏于读书学习而缺乏足够的学养,自然不会也无法对教师读书提出明确要求。而上级部门对教师考核多为师德、论文、考试成绩指标等刚性要求,鲜有对教师读书有考核要求,即使指导性意见也很少见。客观上,几乎没有什么机制会让教师因不读书而产生什么“不良结果”。于是,教师的阅读不会因为有什么“压力”而增加。
事实上,阅读作为个人化体验极强的情感与心智活动,即使有压力,也难以变得真正有时间。读书本来就不应该靠外在“压力”,而应有赖于书籍自身的“魅力”和读书人对知识本真的渴求,依赖于对自我成全、自我完善的追求。
再从积极情感体验“触动”这方面说。几十年来,许多学校几乎不再培养“书生”,而是沦为热衷培养“考生”的机构。
今天的教师,就是昨天的学生。许多教师从上学时一味的背教材、学教材到工作后一味地教教材,很少在优秀的书籍中得到超越世俗的精神滋养,读书的习惯始终没有养成。读书人的快乐,只有读书人才能感受。一个人再忙,总会给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留下时间。从来不买书、不读书,从未感受读书乐趣的教师,自然不会有读书时间。
2018年8月2日消夏越读会上“止语静读”
从根本上说,一件事情是否有时间,本质上就是他对价值判断的结果。
价值追求,可分为显性的功利追求与隐性的非功利追求。对爱打扮的女士来说,不管怎么忙,出门前化妆的时间总是有的。一天不化妆,便感觉“面目可憎”。化妆的价值是显性的,每天看得见。而读书却不是这样,黄庭坚说“三日不读书,便觉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。”你看,即使是夸张说法,也要说“三日”。
而当下功利主义主导着教育,教育目的多指向“看得见”、“秀得出”、“比得上”的成果。当读书不能直接为考核评优、职称晋升、提高成绩带来效果时,“没有时间读书”也就成了借口。
其实,读书的真正价值在于“无用之用”的非功利性隐性价值中。甚至可以说,读书的重要目的之一,恰恰就是为了“去功利”,将自己引入澄明之境。真正促使读书人读书的,不是什么明确的目的,而是知识的魅力和价值。当阅读成为一种指向内心的“有意义”而且“有意思”的生活方式,自然不会没时间。
读书是有用的,作用是有限的
如何让没时间读书的教师变得有时间,作为学校能做什么?
一、认同价值存在。任何人不能教育自己,也就不能教育别人。难以想象一位不学习、不读书的教师,能教出会学习、爱读书的学生。只要稍有一些专业和良知的教师,都不会否认读书的价值所在。因此,对教师没时间阅读这一现状,我们不必指责、埋怨。尽管,许多教师没有阅读的习惯,但要相信他们从内心还是对阅读心怀敬意的。不然,为什么上文提到的那所学校的教师,经吴老师推荐了几本书后,就激动起来了呢?相信每位教师内心都有一颗爱读书的种子,这是前提。
二、降低“成果”期待。如今我们的教育管理已经习惯了套用经济领域的许多说法和做法,经常通过制定工程、计划、战略等方式,用行政化手段推进各种教育改革。不少教育局、学校推出了阅读工程、读书计划、书香校园建设工程,对读书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“充满期待”,并提出可量化评价的“成果预设”。
尽管,推进阅读也需要一些管理举措,但如果这些举措指向“功利化阅读”,那么,成果越显著,或许对教师阅读生态、育人文化破坏越严重。削弱一些“成果预设”,降低一些“成果”期待,让教师多一分从容,多一分安静,倡导“读了,再说”,教师应该反而能多一些读书、思考的时间。
三、构建动力支持系统。针对上文三个“动力源”分析,学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:一是给教师以适度而正向的“压力”。如果学校真想走“教研兴校”之路,不妨适当减少传统的听课赛课、论文评比、教研活动,相信“读书是最好的备课”,将教师专业阅读作为“新任务”,将认真读上一两本教育著作或专业书籍作为硬性任务未尝不可。
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。更重要的是建立教师阅读的帮助、支持系统,通过“有书”、“有导”、“有伴”、“有境”等多方面保障“有时”,让教师对阅读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赋能。
读书的“五有”支持系统
首先是“有书”。让教师能读到足够的、契合教师专业与非专业需求的好书。学校不妨将研制校本书目作为一项特别的教研活动,让教师的阅读从对好书选择开始。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功能,通过共读书籍、荐读书籍和自主选择书籍等来构建教师的应读之书、可读之书。
“有导”和“有伴”,就是积极对接对阅读有丰富经验的教育专家和名师,提供必要的引导。同时,倡导、组织教师在保障足够的自主阅读基础上,成立读书会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,并把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、专业发展结合起来。
另外,还要积极营造教师阅读环境。除了积极建设崇尚与人类高尚精神、优秀文明对话的教育文化之外,也要注重“硬环境”的营造。尽学校财力、物力可能,通过提升教师办公环境、建设温馨而有书香味的阅览室、对接校外相关文化空间等途径,为教师营造良好的阅读空间。重构学校图书馆,让图书馆不再是“藏书馆”,而是真正的阅读空间。
对于教师读书,可以概括为三句话:读书是有用的,作用是有限的,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。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要做的,就是积极创造条件,让教师有志趣读书,有时间读书,不断拓展教师阅读的“长”(时间)、“宽”(视野)、“高”(理念),有效提升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,享受更多真实的职业幸福。
有了以上认识和行为,我们再问:老师,你有时间读书吗?答案或有不同。
邱华国
原无锡蠡园中学校长
北师大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
苏州半书房主要发起人
本文为“新校长传媒”独家稿件
欢迎朋友圈分享和底部留言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
“新校长传媒”投稿邮箱:xinxiaozhang@dett.cn
期待您的精彩分享
更多“专栏”文章
作者| 邱华国,北师大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、苏州半书房主要发起人
责编丨李丹
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
▼ 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一键购买